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为一部主题、人物设置及人物关系都基本一致的改编片,《来电狂响》翻拍自2016年意大利口碑电影《完美陌生人》,这部讲述手机在夫妻之间引发“血雨腥风”的小故事,据说目前在全世界已有10多个版本的翻拍作品或翻拍计划,包括法国、西班牙、瑞典、俄罗斯、墨西哥、韩国、希腊、德国、美国等。一个在朋友聚会上“共享”数小时手机信息的小游戏,能够引发全世界的翻拍狂潮,无他,因为《完美陌生人》所触及的话题足够具有挑战性:你敢将手机里的信息、照片、消费记录等都跟你的爱人、你的朋友分享吗?如果不敢或不愿意的话,将一顿饭的时间里所收到的信息、来电与大家分享如何?

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越来越集中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手机已经不再像是一个 “通讯工具”,而是一个正在控制着我们的 “终端”:它执行指令,也发出指令。这个终端对我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政治、经济与社会学家都有着各自的研究与思考;作为文化媒体的电影对手机的关注显然更倾向于从人性、情感及社会关系的改变等角度出发,它以形象而鲜明的语言——模仿生活中的现实——让我们看到,人类如何在使用这个工具的同时,又被其所反噬——正如15年前冯小刚电影《手机》中的严守一及《来电狂响》中的七位主人公的故事所表明的。人们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从电影票房上可见一斑:截至110日上午,“元旦档”上映的《来电狂响》累积票房近5.6亿元,成为近期国产电影中的“黑马”。

在原作《完美陌生人》中,手机成了揭开两性之恶、人与人之间的虚伪、隐藏与欺骗的工具;在现代科技的表象下,“文艺复兴之国”意大利所探讨的依然是人的本性、欲望与忠诚等终极问题;而其答案显然是悲观的——科技发达所带来的欺骗与隐藏的便利,令这种悲观显得无远弗届。而在《来电狂响》中,手机成了创作者上演人生喜怒哀乐的道具:夫妻关系、孩子教育、赡养老人、控制与反控制、欺骗与沉迷……一些评论认为这种改编“接地气”、“本土化”,然而因为过于追求喜剧效果,这种“接地气”与“本土化”变成了银幕上的另一出闹剧,与原作的精巧细致、戛然而止、充满余韵相比,可以回味的东西不多。

因为紧随原作脚步而不时显得尴尬的剧情、演员因人物脸谱化而时常出戏的表演,最终在片尾迎来一个具有启示意义的关键时刻——这一情节被很多人诟病,在我看来却是整部作品中具有启示价值的亮点:佟大为所扮演的“贾迪”在确认了自己所爱的是未婚妻的闺蜜之后,勇敢地承认了这一点,迎着未婚妻派来报复的打手们的棍棒走了过去——这一桥段虽然荒诞不经,如果要进行道德判断的话也唯有“渣男”二字可以概括——但它却以一种荒诞不经的精神,揭示了手机——以及各种通讯方式——于我们的真正价值所在:如果在各种沟通与交流之中、在无数纷纷扰扰反反复复颠颠倒倒之后,一个人能最终确认自己的真爱所在,那么一切仍然是值得的。

影片中有一对看起来最相安无事的夫妇:心理医生戴戴和大学美术老师文伯。这一对事业成功、表面最平静和谐的夫妇实际上已经悄悄离了婚,只是为了一些“一地鸡毛”的理由还维持着生活在一起的假象。影片末尾,女主人戴戴决定再也不要这样虚伪地活下去,收拾行李离开了这个名存实亡的家。这种肝胆相照的勇气,与《完美陌生人》中女主人明明出轨却选择继续隐瞒的心机,映照出两种不同的婚姻观与家庭观。正是那种过于实际的婚姻观与家庭观,造成一种对人性在实质上的悲观。

吴小江与李楠这一对夫妇,是眼下观众的众生相,也是大家最能接受的一种: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至于我们对彼此有多少关怀与热爱,那是无需计较、只需要有一定的渠道来发泄或替代满足就可以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媒体影像与成功学的引导下,我们接受了这样的“标配”人生,并且信奉起“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样的哲学。然而这是消费社会的理想图景,并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

手机真正的功用是为了沟通,为了传递温暖与爱意。片尾字幕出现时,导演用一系新闻报道中的场景表达了这一观点:汶川大地震幸存婴儿母亲在手机上的大爱留言、驻守边疆的战士与家人的温暖通话,赢得比赛的冠军第一时间感受到母亲对他的关心与爱怜……这些真正体现了手机价值的时刻,往往被我们视作“理所当然”而遗忘。对于手机,《来电狂响》强调的是沟通, 《完美陌生人》看到的是个人隐私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增殖。改编之妙,存乎一心。

 

 

话题:



0

推荐

任明

任明

9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有感而发。以文会友。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方向是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及电影研究。新作《光影叙事与时代风云——上海城市电影60年变迁》,邮箱renmingsh@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