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明显,以“现实主义”来要求《银河补习班》是不恰当的。该片片名给人的印象就充满了畅想宇宙的浪漫色彩;英文片名“Look Up”,为“银河”的浩淼又增添了几分励志意味,正符合整部影片强调励志、忽略现实的浪漫主义姿态。片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一些情节的处理也明显不是冲着“现实主义”去的:马皓文忽而浪漫开朗忽而现实执拗,“理想父亲”的“人设”让他总是高悬在现实生活之上,负责绽放上帝般的笑容;少年马飞对父亲毫无保留的崇拜让人感觉这个男孩是生活在天上的天使,与“差生”完全扯不上关系——与他上帝般的父亲倒是天生一对;任素汐扮演的妈妈是对“北方女人”的银幕图解,生动而自成一格、与马皓文父子不可能生活在同一星空下,更别说是结婚生子;梁超扮演的继父倒是理想继父的样本,除了表明他与马飞妈妈在“发家致富”这一点上志同道合以外,另外则令人羞辱与心寒地表明了继父的爱对孩子来说是如何无足轻重;闫主任完全是漫画般的反派人设,在他身上挖掘僵化保守的教育理念的可取之处无疑是对信奉“应试教育”者的侮辱……

撇开与现实主义的关系,这部电影倒是可以与“魔幻现实主义”搭上一点关系——很明显,主创那明显缺少储备的“现实主义”,是随时准备好以“魔幻”相勾兑的:影片开头,我们看到1990年的亚运会火炬手、桥梁设计师马皓文手持火炬眼睁睁看着他设计的桥在他和儿子面前轰然坍塌,这既魔幻又现实,让我满心期待这部电影就这样魔幻现实主义地走下去;然而不,导演还时不时想要重现生活的写实与无奈,以借机口吐金句、抨击时弊、引发共鸣。雨夜失散后,马皓文凭警察一句“那边有个男孩”的指点就找到儿子藏身之所,在大雨滂沱的夜里坚信儿子被困在对岸的建筑物里——此处有一种《天堂电影院》中男女主角雨夜相遇的极致浪漫,也是片中为数不多的、让我感到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的、来自父亲的教诲:看看你周围有什么东西,动脑子想想办法。鼓励儿子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思考并对这种能力加以培养——而不是“只要你的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世界上的所有事情”——这才是一位父亲能提供给儿子的最好的教育吧?影片这两处有着美学上可以接受的、对现实的想象与夸张,而其余部分则扭曲如棱镜,充斥着语焉不详、逻辑混乱、异想天开或任意妄为的故事线与安插。父子骑车去学校的路上,突然决定到大自然中练习“心有所感,笔随心动”的作文写法,在芳草萋萋美如桃花源的MTV场景中,忽然闯进穷凶极恶的霸凌少年,将父亲打得鼻青眼肿;以1998年中国南方的大洪水作为马皓文滔天父爱的背景,在场景的写实与情节的浪漫中留下令人尴尬的一笔,仿佛浪漫与写实“形同而异质”;长大后成为航天员的马文阻止父亲继续伸冤的理由令人费解,仿佛军队与航天机构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特殊存在;吴京在此片中的出场醒目而千篇一律,几乎要坐实其“不会演戏”的传闻……

第一次学当爸爸。第一次学当儿子。《银河补习班》指出了这个常常被大家所忽视的父子真相。然而,第一次做父亲的人,对生活不仅有着浪漫的想象——“我儿子是最棒的”——更会有不如人意、不知所措的痛楚与失意;这一切在影片中都被“父之笑容”与励志金句所取代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提供“金句”的父母是好父母:“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你找不到靶子,拉弓就没意义”这样的道理,在人生中早知道比晚知道好。但只会提供“金句”的父母则无异于影片中所言的“洗脑组织”。洗脑组织无关生活与真相,只提供让人脱离生活的“魔幻”,这大大背离了父母的本质。

近年来上映了多部表现父子情的电影;2019年就有《银河补习班》《哪吒》《狮子王》《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等几部国产或引进的影片。对国产电影来说,到底是为观众展示魔幻还是现实,主创者应该事先想清楚。

 

话题:



0

推荐

任明

任明

9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有感而发。以文会友。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方向是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及电影研究。新作《光影叙事与时代风云——上海城市电影60年变迁》,邮箱renmingsh@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