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宁浩20093月开始拍摄的电影《无人区》磨练四年之后终于上映了出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期待心理,我在第二天赶去观看。期间除了对潘肖“处理尸体”的过程一度不耐烦以外,其余时间大都享受电影火爆的节奏、粗粝的镜头。如果试着解释一下“处理尸体”的过程为什么会让我感觉“不耐烦的话,我想是因为徐铮(扮演律师“潘肖”)与“尸体”相处时的草木皆兵、想要烧掉“尸体”时的懊恼犹豫,在这一部别的人物大都没有心理过程、只有“动作”与“结果”的电影中看起来不太合适。

 

徐铮的表现是他在片中作为一个来自文明世界里的、有“正常反应”的人的角色所致,而我大概认为这样的“正常反应”仍然是不正常的,因此整个过程有概念化的嫌疑。好在《无人区》不想较真儿,只想呈现给我们那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概念”。苏醒过来的“尸体”黄渤义正辞严地质问徐铮:“一个好人(正常人?)会撞了人以后就认为他死了吗?一个好人会往死人身上浇汽油吗?”是的,这是最大的矛盾与虚假之处,新闻媒体大声说而说得不够响的,《无人区》想要借黄渤的明星效应,再说一遍。

 

从猴子的故事开始,导演告诉我们“契约精神”及其内涵是故事的引子与焦点我感觉这样赤裸裸的说教蹩脚,但又感觉没有比这更能直指人心的了。为了说明没有契约精神的社会能“坏成”什么样子,导演表现在契约与规则尚未建立、甚至也不需要被建立的“无人区”,人与人之间的荒凉、残暴。人们如何在无规则的横冲直撞中将别人逼上绝路也带上了自己。如果说“无人区”有“规则”的话,那也是在暴力法则下建立的规则,因此活跃其中的人物都有一种匪夷所思的“非人感”——除了自说是被拐卖来的、余男所扮演的女孩。主人公徐铮在片中重复了一句话:“我不喜欢动物”,这句话刚开始听起来与说起来都有点自命不凡的架势,后来则近乎一种宣言,宣告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宣告人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追求。

 

在这一追求下,人类发明了工具。虽然开头对不代表结果也对。

 

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如黄渤所质问的“好人标准”一样,需要被告知当即将死去的黄渤气得大叫“我今天怎么碰上些傻子”,生活中也会用到、也会碰到这句话的观众发出同情而心领神会的轻笑。这句话责怪人怎么不懂得、不遵从他的游戏规则的同时暗示了在一个彼此都认为对方是“傻子”的世界里,“共同规则”的极度缺乏。在规则的缺乏中可以产生极度的暴力。傻子的榔头贩隼者(“老大”)的卡车都是证明。当抡起榔头的傻子被庞大而加速驶来的卡车迎面撞飞以后,人与人之间的暴力被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带来的暴力。动用这一暴力的“老大”成为“终极恶”的象征,也许是因为人类不能接受自己发明出来的“工具”反噬自身。

 

从这一点来说,《无人区》近乎是一部反对任何一种危险驾驶行为的安全教育片。潘肖“霉运”的开始除了因为自的自傲与托大,更是因为在公路上与开干草车、贩私油的兄弟俩发生冲突他太自大了,以至于不能理解对方的粗俗中所隐藏的危险。当他以盛气凌人的(不文明)态度要求对方认错、赔罪的时候,的是“粗俗”更大的反抗与回击。当导演以这一组镜头表现原生的“粗俗”与穿着文明外衣的“粗俗”之间的对抗以后,毫无出路的“绝望”并不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情绪——毕竟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那样粗俗;我们只是不习惯向粗俗与野蛮说“不”。导演以接下来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放下身段,对别人施以援手,才能得别人同样的帮助。片中余男扮演女孩开车两兄弟中的老二,都以此为基础展开了与徐铮的关系。这是文明与蛮荒的寓言还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如果愿意从电影中吸取道德教训的话——我觉得《无人区》是一部充满了道德寓言的电影,以残暴而不是婆婆妈妈的方式——我们还可以从休息区小卖部女子身上吸取点除了文学艺术、没有什么人愿意亲自告诉你的道德教训,那就是不要借恶谋利当你以借以“谋利”的方式滋养罪恶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它,最终就会反噬你。从“恶”身上谋利就是对“恶”的一种“喂养”。

 

宁浩的电影里不大看得到“爱情”的影子,虽然在《黄金大劫案》片尾他狠狠地抒情也煽情了一把,然而爱情只是遗憾不是重点。《无人区》的“徐铮”与“余男”之间也没有爱情,有的只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那么一点关怀与相惜。然而这点关怀与相惜是一切可能中最好的起源。就是因为这点关怀与相惜,余男在危急关头救了徐铮的命;也是因为这点关怀,徐铮为余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是不需要用“爱情来解释的可以源于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那点善意。在凶残的之前,徐铮决定为心底的那点关怀与相惜而奋斗人的这点精神可以开出无边无际美丽的花朵来也许是从这一点出发,《无人区》的结尾虽然平淡、朴实代表了正常社会人与人之间“可以有”的善意与互助,却不如《黄金大劫案》片尾“迷失的季节”的吟唱所带来的情感余韵。这点情感与伤感,已在现实的逼迫下被隐藏得太久。《无人区》是善恶的寓言,类型片火爆风格带来火辣辣的刺痛,在艺术上却有一波三折之感。

话题:



0

推荐

任明

任明

9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有感而发。以文会友。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方向是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及电影研究。新作《光影叙事与时代风云——上海城市电影60年变迁》,邮箱renmingsh@126.com。

文章